解決之道?茶農、茶商要一本良心,食安單位要嚴格執行食安法!推廣茶道文化『寧可少喝茶、不喝有毒茶』!
※兩岸綠產會推薦----採用『羽毛精』種茶!
2015/9/5-7在福建南安國際會展中心,兩岸綠產會舉辦『羽毛精』公開展銷,歡迎光臨指教![連絡電話:132-2507-7667]
今年四月連鎖茶飲茶葉農藥殘留,引燃茶安風暴,也讓臺灣好茶形象受損,更掀起進口茶早已多過臺灣茶黑幕,而茶商透過「並堆」讓進口茶搖身一變成臺灣茶,更讓臺灣好茶,早已悄悄走味。
國內茶葉年產量僅一萬四千多噸,但市場需求超過四萬噸,近三萬噸茶葉仰賴進口,其中以越南茶為大宗,占了兩萬兩千公噸,但消費市場幾乎不曾見過越南等進口茶,消失的三萬噸進口茶去了哪裡?
英國藍毒茶揭開大黑幕
今年四月「英國藍」茶葉殘留農藥引發的茶安風暴,解開了這個謎題。陸續有茶飲店的茶葉被驗出除草劑、殺蟲劑等殘留,追蹤源頭都和越南茶有關。混茶造成農藥殘留問題,重創本土茶農生機。
高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天勇說,茶安風暴後,高雄茶葉銷售額減少二成,不少老茶行撐不下去,原本一○七名會員才三個月已少了十多人,「以往沒見過這麼蕭條景象」。
茶業重鎮南投,整體茶葉銷量較去年同期估計銳減超過三成,名間鄉茶產量占全縣六成,制茶廠開工率銳減三成以上。縣議員許素霞說;買氣能不能回溫,要等今年冬茶採收後才知道。
※混充臺灣茶茶廠賺價差
南投縣副縣長陳正升直言,茶商用廉價進口茶混充臺灣茶已經是「公開的秘密」。進口茶價格比臺灣茶便宜七成以上,有些茶廠大賺價差,這也是為什麼進口茶的數量年年增長,市場卻從不曾見過越南等進口茶的原因。
一名茶商說,進口茶有紅茶、綠茶和臺式烏龍茶,經過「並堆(俗稱混茶)」後,紅茶和綠茶主要作為罐裝茶飲、連鎖茶飲店的原料,烏龍茶則以臺灣品牌茶葉銷售。民國八十年,臺灣流行喝高山茶,同時因應工商化社會,袋泡茶(茶包)、罐裝飲料和泡沫紅茶店興起,廉價進口茶需求量也大增,且數量逐年攀升。
南投縣府調查名間鄉十家進口茶商,有七家是進口散裝茶,但混茶後,台茶、進口茶難辨,混茶獲利高達五成甚至更高。雖然茶農呼籲落實茶葉原料或產地標示,但反對力量不小,產地標示始終是口號。
※過去進口茶僅5趴抽驗
茶農們表示,以越南政府為例,雖有農藥使用規範,但實際使用狀況仍舊是由農民自決,政府約束力有限,杜絕農藥茶進口,要靠政府強化邊境把關。
「說來很諷刺,進口茶抽驗率只有百分之五,反而是本地茶園每批茶都得送檢」,名間鄉茶農余金炘抱怨「根本就是本末倒置、搞錯方向」。
進口茶的農藥檢測率低、價格低廉,利之所在,茶商當然樂於進口,難怪數量越來越多,如果不是手搖茶飲被驗出農藥殘留,政府全面檢驗,消費者永遠不會注意到,消失的三萬噸的進口茶,原來是被自己喝下肚。
看了以上消息!以後恐怕沒人敢喝茶! 大陸亦複如此、甚至更加嚴重!
『種茶最怕的是莠草驅逐良茶』而人工除草工資昂貴,因此大量使用除草劑。
除草劑吃多了不能生育,怕茶長得慢,賣象不好,又大量使用化肥,如此結果,這些茶樹棵棵變成『毒茶樹』茶客喝下肚,幾乎是喝巴拉松了!
怪不得胃癌、大腸癌、肝腫瘤、心臟病、腎臟癌、我們的五臟因為天天沁在這些毒液中,不病也難,病了死的慢點更是痛苦!
兩岸綠產會標榜的---生態綠色農業,希望--在政府管理下、農民自覺下、顧客制裁下,能大量的推廣有機農業,『拒用有毒化肥、拒用有毒農藥、拒用除草劑』;
『寧可種得少、也要種得好』『寧可吃得少、也要吃得好』
選擇使用『羽毛精』即是朝這個放向努力,世間的事,今天不做、明天後悔!